只是不能确定是现代的新仿还是当时的旧仿

在西湖的孤山有座俞楼,其原主人便是清末的国学大师俞曲园。也许大家对这个名字比较陌生,不过很多人都听说过他的曾孙,文玩,那位著名的新红学家俞平伯先生。

前不久,至纯天珠,一位读者发来几张朱砂墨的图片,其中一锭墨上刻有“曲园先生著书之墨”。民间收藏专家养正说,曲园先生正是俞平伯的曾祖父俞曲园。如果这锭朱砂墨真是俞曲园用过的,,其收藏价值就比较高了。但是,养正认为这锭朱砂墨本身有不少疑点。

纸、墨、笔、砚,是中国传统的“文房四宝”,近几年,古代毛笔和砚台的收藏日益火爆,不少珍品在拍卖市场上拍出高价。在这波文房用具的收藏热中,古墨也呈现出收藏升温的现象。2007年中国嘉德文房清韵——清代砚墨笔印”拍卖会上,一锭估价为15万元的清乾隆《御制咏墨诗》墨以128万元人民币的高价落槌,而原先估价为40万元的清乾隆《御制西湖十景诗彩硃墨(十锭)》,更是被拍至全场最高的448万元成交。但是,由于精品古墨的存世量非常少,要想在市场上收到一锭珍品古墨相当不易。

古墨收藏升温但古墨难寻,古墨的作伪也就不可避免,各种造假手段也层出不穷。由于墨品是消耗品,保存较难,但一些制墨的模具却能流传下来。市场上出现的有些赝品正是利用这些古墨的模具进行制作,更让收藏者真假莫辨。

养正认为,读者手上的这锭“曲园先生著书之墨”就有用老的模具制作的嫌疑,只是不能确定是现代的新仿还是当时的旧仿。事实上,在去年中国嘉德的一场小型拍卖会上,就有一锭几乎一样的朱砂墨和其他四锭不同的墨打包拍卖,以6000元起拍,最终以6720元的价格成交(含12%的佣金)。“其实就是以起拍的价格落槌,只有一位买家应价。从起拍价和成交价来说,卖家、买家和拍卖方并没有把它们当真品来看待。否则,仅曲园这锭墨就可以拍到这个价格。”养正说,嘉德拍卖过的这锭墨和读者手上的来源应该是同一处。

那么,这锭朱砂墨到底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首先,我们仔细观察这锭墨,它的形制是一块长方形的牌子,正面背面和两侧都有文字,分别是“春在堂”、“曲园先生著书之墨”、“徽州胡子卿制”、“光绪丁酉仲春鞠庄精选轻烟”。养正解释说,这些文字如果放在一块黑墨上就很正常,但是出现在朱砂墨上就不对劲了。

原来朱砂墨在古代不是一种常用的墨,它的制法和用途都和黑墨有所不同。首先,朱砂墨在最起初是御用之墨,随后渐渐扩散到官员以致文人,但朱砂墨的用途一般只在于官场的朱笔文批和文人的句读校对等,用朱砂墨著书不合常理。如果“曲园先生著书之墨”这行字改为“曲园先生注校之墨”就显得合情合理。

此外,黑墨制作有轻烟说法,因黑墨是通过燃烧松枝等方式取其黑烟加工制作,故越上层的烟质地越好,精选轻烟是指品质优良的黑墨。而朱砂墨是通过一种叫红汞的矿物质研磨加工制作,并无燃烟这道工序,自然没有轻烟一说。

不过,养正说只通过图片,无法确定这锭墨是新墨还是古墨,也可能是清代当时的工匠故意制作。此外,朱砂墨本身也有真假,如果是古法制作的朱砂墨其分量应当很沉,这些都需要通过看实物进行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