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早的一批板瓦、筒瓦

原标题:陕西延安芦山峁新石器时代遗址陕西澄城刘家洼东周遗址榜上有名

中国最早的一批板瓦、筒瓦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澄城刘家洼东周遗址考古队基地。 本报记者 杜玮摄

中国最早的一批板瓦、筒瓦

延安芦山峁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玉器。 本报记者 戴吉坤摄

中国最早的一批板瓦、筒瓦

延安芦山峁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现场。 本报记者 戴吉坤摄

中国最早的一批板瓦、筒瓦

延安芦山峁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玉器。 本报记者 戴吉坤摄

中国最早的一批板瓦、筒瓦

延安芦山峁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石俎刀。 本报记者 戴吉坤摄

中国最早的一批板瓦、筒瓦

3月2日,工作人员讲解M3墓葬出土的铜鼎。经修复后的铜鼎内壁铭文清晰可见。 本报记者 杜玮摄

中国最早的一批板瓦、筒瓦

澄城刘家洼东周遗址大墓M1出土棺环。 本报记者 孙超摄

中国最早的一批板瓦、筒瓦

三月二日,工作人员正在清理澄城刘家洼东周遗址出土的铜鼎。 本报记者 杜玮摄

3月29日,为期两天的“2018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终评会”在北京结束。经过20个入围项目汇报人以项目时代早晚为序进行的各20分钟终评展示和评委、学者提问,评委会经过评议和投票,产生出2018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陕西延安芦山峁新石器时代遗址、陕西澄城刘家洼东周遗址榜上有名。

考古学是用实物研究人类古代历史的专门学科,实物资料的获得又是通过考古发掘和考古调查而来的。特别是现代考古学进入中国以后,通过科学发掘可以明确考古资料获得的文化时代和确切地点,再通过考古人员的专业分类和统计,进而形成便于进行下一步研究的基础资料。从这个意义上说,考古发掘是考古学发展的基础。因此,每年一度的考古新发现总能吸引诸多关注,“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也逐渐享有了“考古界奥斯卡”的美誉。

2018年度入围项目在考古学方法、理念、课题意识、多学科合作意识以及文物保护意识等方面都有突出的表现,考古工作者为完成相应的考古科研任务付出了艰辛和汗水,进行了细致认真扎实的工作。就成果价值而言,诸多项目考古发掘成果填补了考古学空白,对于解决重大历史问题甚至于重大理论问题都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活动由国家文物局指导,中国文物报社和中国考古学会主办,每年从数百项考古发掘项目中遴选出十项具有重要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项目。自1990年开始评选以来,该活动已经持续进行了30年,以其丰硕的考古成果、广博深厚的文化影响力,将学界、媒体和全社会的目光一次次聚焦于此,共同铸造了“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这一优秀的文化品牌。

黄土高原的史前宫殿

——陕西延安芦山峁新石器时代遗址

发掘单位: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 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

延安市文物研究所

项目负责人:马明志

芦山峁遗址位于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双田村芦山峁自然村北。2016年,被国家文物局列入“考古中国”系列研究课题——河套地区聚落与社会研究项目,被确定为该项目的核心聚落。

2014开始,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和延安市文物研究所联合组队,对遗址进行了调查钻探,确认遗址面积超过200万平方米,发现的遗迹超过300处。最重要的发现是在遗址核心区——“大山梁”的顶部钻探确认了至少4座大型夯土台基,由北向南依次为寨子峁、小营盘梁、二营盘梁、大营盘梁。每座台基之上坐落着规划有序的围墙院落和建筑群,似可被视为中国较早的宫殿宗庙建筑早期形态之一。

在遗址内发现的大量精美玉礼器,中国最早的一批板瓦、筒瓦,加之规划有序的高层级院落、宏大的夯土台基工程,共同构成该遗址作为区域核心聚落的标志性要素,具备了早期文明的基本特征,对于研究中国史前社会复杂化、文明起源和“早期国家”的形成等课题具有重要价值。

2016年—2018年,联合考古队在大营盘梁开展发掘工作,发掘面积近8000平方米。发掘确认,大营盘梁人工台基顶部分布着3座院落,由北部一座大型院落和南部两座小型院落构成“品”字形布局。该组建筑沿用至龙山时代末期。大营盘梁宫殿院落布局与龙山时代晚期至夏商周时期都邑遗址的宫城或宗庙建筑布局十分接近。

大营盘梁人工台基顶部发掘的3座院落均有夯土围墙,始建年代为庙底沟二期。一号院落的布局基本清晰,为四合院式两进院落;院落大体坐北朝南,东西两侧院墙内侧规整地分布着厢房。院落中部偏北分布着3座主建筑,坐北朝南,单个建筑面积均超过200平方米。主建筑将院落分隔为前院和后庭。前院中心有一条南北向的大道,连接南门巷道和主殿,是该院落的中心大道。

大营盘梁台基北侧边缘的人工夯土断崖之外,是一片平坦的山顶平台,这里很可能是宫殿区外围的北广场及其相关礼制性设施。勘探资料显示,这里似乎存在着贵族墓地的遗迹,亟待进一步发掘验证。

大型房址、院墙、广场的夯土中,多次发现以猪下颌骨、玉器奠基的现象。在大型房址附近的堆积中,还发现有一定数量的筒瓦与槽型板瓦,个体超过100件。

专家点评

芦山峁新石器时代遗址是继神木石峁遗址之后的又一重大考古发现,为认识龙山时代晋陕高原人群流动、社会变迁、中原与北方区域互动乃至探索中国史前社会复杂化、文明起源和“早期国家”的形成提供了重要资料。遗址核心区的多座人工台城及其构建的规整院落,似可视为中国最早宫殿或宗庙建筑的雏形,对于研究中国聚落、都邑形态演变和早期礼制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筒瓦和槽型板瓦的发现,将中国使用瓦的时间提前至庙底沟二期文化晚期。大量玉器的发现进一步证明其与周边地区普遍流行以玉为礼的现象。这一现象背后可能隐藏着精神思想层面上的价值认同。

芮国都城终得确定

——陕西澄城刘家洼东周遗址

发掘单位: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 渭南市博物馆

澄城县文体广电局

项目负责人:种建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