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侧面阴刻楷书:咸丰十年桂月立七字

柞水县文物部门近日在该县发现一处清代墓葬,初步推断为一处清代朝廷为阵亡官兵设立集体墓地。墓葬的发现,为研究当时军队丧葬习俗及清代战事具有重要价值。

墓冢40余座 墓碑2通

柞水县文物部门人员介绍,发现的墓地位于县城东门后东坡一条山梁上。山梁东西走向,两侧为冲沟,上、下部宽,文玩,中间窄,最宽处达40米,最窄处约20米,一直向上延伸至东坡梁下10余米,长达320余米,分布面积约8000平方米。墓地最上部竖立有一根石柱,地表以上通高125厘米石柱上部为半球形,高11厘米,下为15×22厘米方柱形,高114厘米。石柱正面阴刻楷书:“孝义营义地”五字,左侧面阴刻楷书:“咸丰十年桂月立”七字。

文物部门人员发现的一通墓碑。

考古人员发现的墓地现存墓冢40余座,墓碑2通。墓冢大部分封土已平,仅存散乱块石。一块墓碑为青石石质,文玩,上圆下方,高55厘米,宽30厘米,碑文为阴刻楷书“阵亡兵丁吴正魁之墓”,无年款及立碑人。另一块墓碑为方砖形,是在一块28×45厘米土坯上先刻上碑文然后烧制而成的,碑文为“故外祖蔡公天化之墓”,落款为“咸丰十一年十二月初九”。

当地留有许多起义军足迹

柞水县文物部门工作人员称,据史料记载,乾隆四十八年(公元1783年)时朝廷认为长安、蓝田的南山和镇安的北山一带“山大林密,易藏奸宄”,派知事镇乱,划定地域命名孝义厅(取孝义为本之意)直属长安府,厅址设在今柞水县营盘镇营镇村。孝义厅设孝义营,编制兵丁580名,作为驻地守军。清嘉庆七年(公元1802年)厅城被洪水冲毁,嘉庆八年(公元1803年)移址于今柞水县城内,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撤厅设孝义县,民国四年(公元1915年)改为柞水县。

据了解,至纯天珠,柞水县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历史上曾经有许多起义军转战这里。唐代宗永泰元年(公元765年)南方羌族起义军、黄巢(公元884年)起义军、明朝崇祯六年(公元1633年)陕北农民起义大军以及太平天国农民起义都曾在这里留下了足迹。

“柞水古为长安重要门户,曾是长安通往安康的要道,连接湖北的天然纽带,有‘秦楚咽喉’之称。孝义厅作为清代朝廷在柞水设立的一个重要军事防卫机构,战争较多,朝廷为阵亡官兵设立集体墓地在其他地区并不多见。墓地的发现为研究当时军队丧葬习俗及清代战事具有重要价值。”该县文物部门工作人员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