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湾宋代海船出土记

1974年,沉睡了近七个世纪的宋代海船在泉州后渚成功发掘,举世震惊,它的发现、发掘充满了故事,40多年后,亲历者细述发掘过程——

当前,在“一带一路”国家政策的带动下,“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城市泉州越来越受到外界关注。近日,广东媒体来泉追寻“海上丝绸之路”的踪迹,其中,泉州开元寺古船陈列馆内的宋代海船备受关注。这艘古船对泉州人来说并不陌生,但其出土的经过却鲜为人知。

记者采访了原莆田市博物馆副馆长林祖良先生,他于1971年至1976年曾在晋江地区革委会文化组从事文物保护等工作,全程参与了泉州宋代海船的发掘工作,从他的亲述当中,我们可以触摸到那段褶皱的历史,并揭开这段尘封往事的一角。

后渚港区位于泉州湾内,宋为临江里,元为后渚浦,清属三十六都。它的西北面有桃花山的支脉为天然屏障,东南面与白沙、百崎隔海相望,背山面海,形势极为险要。这里水深港阔,终年不冻,自古以来就是泉州通往世界的重要远洋口岸。

1974年,一艘沉睡了近七个世纪的宋代海船在泉州后渚成功发掘,举世震惊。从那以后,各国从事文博考古研究的专家学者纷至沓来,“泉州”二字一度频现多国报端,中世纪刺桐港的辉煌岁月更如重生般,华丽铺陈于学者们的笔下。这艘宋代海船的发现,揭开了我国造船史及海外交通史研究崭新的一页,甚至被英国著名科学史专家李约瑟博士誉为“中国自然科学最重要的发现之一”;泉州湾古船出土也被《考古》杂志列为“197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为199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泉州认定为“海上丝绸之路”起点,提供了重要的物证。

41年弹指而过,老了时间,旧了故事。当年宋代海船发掘工作的许多重要参与者,如张立、林文明、庄为玑、许清泉等,至纯天珠,都已相继故去,这一历史性事件的见证者越来越少。在林祖良先生的讲述中,这艘古船是在非常偶然的情况下被发现的,它的身份认定也颇费了一番工夫。

千百年来,泉州港“吞吐四海云帆,鼓荡八面来风”,“海上丝绸之路”在这里流光溢彩,展现蓬勃生机。宋元时期,泉州通过海外贸易与世界各国建立起了深厚友谊,成为“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各国多元文化交融、交汇之地。泉州湾后渚港区宋代海船的发现与发掘,是中华民族与各国人民友好往来的历史见证,镌刻着“海上丝绸之路”的友谊,以及文明互鉴、民心相通的永恒记忆。通过这艘古船,重温我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长期以来所建立的传统历史友谊,意义非凡。而那些为海船的发现、发掘、修复和保护作出无私奉献的人们,也理应被载入历史宏卷,为后世所铭记。

古船深埋于海泥中,由堆积层厚度推测出沉船已被掩埋了七八百年。

意外获悉 沉船线索

“1971年至1976年,我在晋江地区革委会文化组从事文物保护等工作。在这期间,有幸认识了泉州人、厦门大学历史系的庄为玑教授,深深为他热爱文物和严谨治学的精神所感动。应该说,泉州湾宋代海船的发现与发掘,都与庄为玑教授息息相关。”追忆往事,林祖良感慨万千,“1973年8月13日,我很清楚地记得这个特殊的日子。这是我们第一次接触到那艘神秘的沉船。”

据林祖良介绍,1973年7月1日,厦门大学历史系庄为玑、苏垂昌、辛土成三位教师应邀前来协助泉州海交馆撰写陈列提纲。8月上旬,陈列大纲初稿拟就,即将返回厦门大学之际,庄为玑向时任晋江地区革委会副主任兼文管会主任的张立提议,希望再去泉州后渚考察与海外交通有关的5座元代小石塔(这5座小石塔是庄为玑之前发现的,内藏元代白瓷佛像,塔碑上刻有“至元癸未仲夏……后山杨山泽”字样)。对此,张立表示极力支持。当年8月13日下午,张立和林文明(时任晋江地区革委会文化组副组长、地区文管委副主任)、林祖良、杨厚生(时任泉州市文管办、海交馆负责人),以及泉州海交馆的王洪涛、许谷芳等人,陪同庄为玑、苏垂昌前往后渚考察。

到达后渚,他们召集当地群众进行座谈,得知那5座石塔已遭破坏,连遗址也难以找寻。这时,后渚搬运工人陈三道说,海岸边有传说中的“通东京大道”古码头,用巨大石条和木头相叠建成,“你们去看看吧”。于是,大家在老陈的引导下来到海堤上。可此时正值涨潮,白茫茫一片,什么也看不到。林祖良称,这时,当地群众又告诉他们,退潮时可以看见海滩下有一条沉船露出来。问船有多大时,却支支吾吾地回答说不是很大。

凭借多年的考古经验,庄为玑认为这艘沉船可能具有文物价值。张立对这条线索同样很感兴趣,立马向当地的民兵队长表达了想探查沉船的意愿,并问“如果雇人挖出来要花多少钱”。民兵队长表示,可以找人来挖开沉船附近的淤泥,“200元就够了”。

古船船舷侧板为三重木板叠合而成

实地考察 初探沉船

为了一探这艘神秘沉船的究竟,庄为玑独自留在泉州等待有利于下海考察的日子。当年8月20日,张立、林文明指派林祖良、史其敏(时为晋江地区革委会文化组摄影干部)、许觉(时为泉州市文管会开元寺保卫干部)三人,陪同庄为玑前往后渚考察。到达之后,在当地民兵队长的引领下,他们来到海边,见到离岸30余米处的海滩上有一条水沟横在眼前。水沟对面的淤泥下露出十多米长的船侧板,船板离地表约3米。

民兵队长借来木板架设成独木桥,然后搀扶着庄为玑和林祖良走进船体的外露部分。细看船舷侧板,是由三重木板叠合成的,庄、林二人用手伸进淤泥中,捞出好几捆用细绳扎成的“树枝”,长约40厘米,头尾都用刀切得很整齐(这些“树枝”后来被证实为“香料药材”)。林祖良又摸出来三块青瓷片,仔细看过之后(他在莆田时曾追随古瓷行家郑永森学习过古瓷鉴定),林祖良对庄教授说:“这些瓷片都是宋代的,这船可能是宋代的!”庄为玑听后高兴极了,他和林祖良对视一眼,两个人就像孩童一样咧着嘴乐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