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研究

西藏日土洛布措环湖考古调查取得重要收获

字号+ 作者:爱文玩 来源:网络整理 2018-12-24 05:06 我要评论( )

2013年7-8月,作为陕西省文物局2013年度援藏项目之一,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与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联合组队,在阿里地区文物局和日土县文广局的协助下,对位于日土县热帮乡的洛布措环湖区域进行了首次全面考古调查。洛布措湖周边发现的各类遗迹密集分布在

2013年7-8月,作为陕西省文物局2013年度援藏项目之一,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与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联合组队,在阿里地区文物局和日土县文广局的协助下,对位于日土县热帮乡的洛布措环湖区域进行了首次全面考古调查。洛布措湖周边发现的各类遗迹密集分布在临湖岩壁以及湖滨山坡上,海拔4350~4550米之间,可分为四个遗迹区。此次调查共计发现岩画618组,其中有529组为新发现;墓葬57座,其中43座为新发现;新发现的还有祭祀坑24座、大型石片图案1组、石构遗迹4组、石墙4道。

果热遗迹区位于洛布措西南岸,依遗迹分布的疏密从东向西分可为4个小区域。Ⅰ区到Ⅲ区遗迹较单纯,仅有岩画,均分布在同一山脉下临湖的岩壁上。岩画的题材包括牦牛、鹿、马、狗、飞禽、鱼、人物、塔形图案、日、月、“卍”字符号等。其中,日、月、树、身体内刻划斜线或“S”纹图案的动物这几类图像较有特点,被后期凿刻、划刻或浅浮雕的图像、藏文六字真言等叠压打破的画面相对较多也是这三区岩画的一个特点。Ⅳ区位于Ⅲ区西部的山坡上,遗迹种类包括岩画、吐蕃时期墓葬群、石砌墙基三类。岩画均刻在山坡的散石上,数量较少,图像种类包括牦牛、双峰驼等动物形象和人物等。部分岩画石块被用作墓葬砌石,表现出岩画与墓葬之间的相对年代关系。墓葬保存状况整体较差,仅部分墓葬边框砌石保存较好较清楚,边圹局部可观察到微内弧的现象。该区域共计调查发现岩画163组,其中有141组为新发现的;墓葬18座,有5座为新发现的;石墙4道,均为新发现的。

聂诺遗迹区位于洛布措西南的大片开阔山坡地带,,与果热遗迹区相邻,之间以一道黑石山脊隔开,为本年度新发现的遗迹区。该区遗迹种类包括岩画、祭祀坑、石构遗迹、吐蕃时期墓葬四类。其中岩画遍布整个遗迹区,数量很大,刻在大小、形状不一的单体石块上,以中上部三道黑石矮梁区域最为集中,与其他三类遗迹呈现出交错分布的现象,部分岩画石块成为早期祭祀坑、石构遗迹和吐蕃墓葬的砌石。岩画的题材主要有牦牛、鹿、羊、马、狗、鹰以及人物、面具形图案、塔形图案等,其中面具形图案、舞蹈人物、三角形人体是该区较有特点的三类图像。早期祭祀坑外圹形制包括椭圆形、长方形、近方形三种,内部用石块围砌成长方形单格、双格或五格,以单格和双格居多。以K1为代表,内圹双格,清理后发现有散乱的动物骨骼和黄白色、褐色玻璃珠若干。内圹北侧竖立的石块上即有早期敲凿的岩画,反映了岩画与祭祀坑之间的密切联系以及可能存在的早晚关系。石构遗迹均位于岩画与祭祀坑集中的山梁东侧陡坡上。最高处三组砌石保存较多,每组由2~3部分组成;其下偏东处一组分为东、西两部分,砌石保存较少。石片图案位于湖滨第一阶地的开阔平缓处,周围有岩画数组。图案整体平面近长方形,图案由侧立并半埋于地下的片石构成,边框内部和四角有片石摆砌的图案。图案以几何形为主,有三角波折纹、二方连续菱形纹、雷纹等图案。图案内散布有白卵石,原应为填充图案所用。吐蕃时期墓葬土石混筑封土平面以梯形为主,部分墓葬砌石保存较多,垒砌规整,侧边内弧较明显。该遗迹区共计调查发现岩画304组、祭祀坑24个、石片图案1组、石构遗迹4组、吐蕃时期墓葬39座,均为新发现。

莫日遗迹区位于洛布措北岸黑山梁下部,与果热遗迹区隔湖相望。遗迹仅有岩画一类,分布在山梁中下部岩壁上,以下部最为集中。以图像较少、叠压打破关系较少的小画面为主,仅有MY16、MY39等少数几组画面较为复杂。图像种类主要有牦牛、羊、马、鹿、塔形图案、车、人物等。其中对称的一组小型人物与塔、车、骑马人物群像等三类图像具有区域特征。该遗迹区共计调查发现岩画47组,其中29组为新发现的。

拉格色布遗迹区位于洛布措东北岸的湖滨,与热帮乡政府之间有河谷相通,遗迹仅有岩画一类。根据岩画分布疏密程度,可将该区分为两个小区域。Ⅰ区在东北部,岩壁中下部集中分布有数十组画面;Ⅱ区位于Ⅰ区西南侧,岩画集中在西南侧岩壁上。图像种类主要有牦牛、马、羊、鹿、鸟、狗、人物、塔形图案、三角形波折纹与圆圈组合的图案、波折纹图案、逆时针和顺时针的“卐”图案等。其中以塔形图案、“卐”图案、三角形波折纹与圆圈组合图案、持盾和兵器的人物等几类较为独特,较大较复杂的画面数量也相对较多。Ⅰ区共计确认发现岩画72组,Ⅱ区共计确认发现岩画32组,合计104组。其中,新发现画面有55组。

洛布措新发现的各类遗迹数量大、类型丰富,仅新发现的岩画数量就多达529组,加之以往发现的89组,该地区的岩画数量已是目前经科学调查记录所知的西藏境内岩画数量最多的地点。洛布措岩画从内容题材、制作技法、表现形式、风格特征上来看,延续时间较长,初步推测主要集中在的青铜时代至早期铁器时代。更为重要的是,洛布措岩画还与不同时代的祭祀坑、石构遗迹、墓葬等遗迹共存,为我们提供了具有不同早晚与组合关系的典型资料。聂诺遗迹区的石片图案与祭祀坑、石构遗迹间错分布,表明该区是一个具有大型宗教祭祀功能的遗迹区。根据祭祀坑出土的动物骨骼、玻璃串珠等遗物的特征来看,其时代约在公元前后,属于西藏西部“古象雄时代”的区域文化遗存。而聂诺遗迹区的石片图案遗存与拉格色布遗迹区岩画图像中的三角形波折纹图案具有很大相似性,这也表明两个遗迹区在文化面貌上的一致性。吐蕃时期墓葬群的确认将吐蕃墓葬分布的西界延伸到了西藏最西北部的日土县,是吐蕃时期统治藏西地区的又一证明。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经初步辨识为四臂观音、不动佛、释迦牟尼佛

    经初步辨识为四臂观音、不动佛、释迦牟尼佛

    2019-01-01 16:45

  •  由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兰州大学、西北大学、西藏民族大学等单位专家组成的联合科考队

    由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兰州大学、西

    2019-01-01 16:22

  • 四壁皆为晚期绘制的壁画

    四壁皆为晚期绘制的壁画

    2018-12-30 07:52

  • 动员全国文化文物系统支援西藏文化文物事业

    动员全国文化文物系统支援西藏文化文物事业

    2018-12-28 18:37

网友点评
尚未注册畅言帐号,请到后台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