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研究

很可能是一座未知的北魏帝陵

字号+ 作者:爱文玩 来源:网络整理 2018-12-23 14:36 我要评论( )

洛阳市计划建设的衡山路北延线(北环辅路红山路),拟建线路处于邙山陵墓群西段的北魏陵区。2012年7月在该路段进行了文物钻探工作,随后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进驻现场,开始了发掘工作。在2012年9月间,为了寻找墓葬封土以及建筑遗迹,考古工作者还对周边

洛阳市计划建设的衡山路北延线(北环辅路—红山路),拟建线路处于邙山陵墓群西段的北魏陵区。2012年7月在该路段进行了文物钻探工作,随后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进驻现场,开始了发掘工作。在2012年9月间,为了寻找墓葬封土以及建筑遗迹,考古工作者还对周边区域进行了调查钻探,到2013年1月底考古发掘田野工作全部结束。

墓葬地处邙山南侧缓坡之上,北高南低。东北约7公里是位于官庄村的孝文帝长陵,东北约4公里是位于冢头村宣武帝景陵,东南约2公里是位于上寨村的孝庄帝静陵。

衡山路大墓是长斜坡墓道、前后甬道、单方室砖券墓,为北魏时期墓葬的典型形制。墓葬采用方坑明券的方式建造,先开挖明坑土圹,然后用砖石券建墓葬,建造完成后再填土覆盖。墓葬的土圹平面为“甲”字形,由墓道、前甬道、后甬道、墓室4部分组成。墓葬墓道朝南,全长58.9米,深8.1米,其中墓道长39.7米,宽2.9米,墓室长19.2米,宽12米。在墓室填土中发现了大量的壁画残块,说明墓葬原来应该有壁画存在,但现已不存。另外,还有一些打磨非常光滑的石块残块以及石门残件,在墓葬主室后部发现有一段石块垒砌的墙。北魏一般墓葬极少用石,该墓发现的这些石质的建筑构件也说明墓葬等级之高。

虽经过多次盗掘,墓葬出土的遗物相对还是比较丰富的,可辨器形的有120余件,但是残损比较严重,几乎很少见到完整的器物,种类有陶器、瓷器、铜器、金币等,另外还有一些陶俑、模型等残块。陶器有陶册、陶壶、陶盏、陶案、陶杯、陶碗、陶盒、陶灯、陶盘等器物;瓷器有青瓷龙柄鸡首壶、青瓷碗两种;金币为拜占廷阿纳斯塔修斯一世金币。从墓葬形制结合出土器物,可以推测衡山路大墓的年代应为北魏末年。

衡山路北魏大墓的复原形制同宣武帝景陵基本相同,规模也比较接近。从目前的考古资料来看,该处墓葬同北魏时期的帝陵制度相仿,再加之位于北魏帝陵区,很可能是一座未知的北魏帝陵。

比较遗憾的是在墓葬中没有找到文字性的遗物,文献也没有相关的记载,使得墓主人的确认变得比较困难。北魏迁洛之后葬于或死于洛阳的皇帝有6位,其中孝文帝长陵、宣武帝景陵、孝明帝定陵、孝庄帝静陵这四座帝陵已经相对明确。另外还有长广王元晔、节闵帝元恭葬处不明。考虑到墓葬规模较大,建造时间较长,墓壁还有坍塌后修补的痕迹,墓葬应为事先预制。元晔在位时间极短,不可能有足够时间预先建造墓葬,只有元恭有此可能。元恭,字修业,广陵王元羽之子。普泰元年(建明二年,公元531年)尔朱世隆,废元晔,立元恭,普泰二年(公元532年),高欢命人毒杀元恭于洛阳门下外省,共在位1年3个月。元恭死后谥号为节闵帝,史又称前废帝。《魏书》记载其死后“葬用王礼”。综合上述因素,推测该墓应为北魏节闵帝元恭的墓葬。

墓葬虽经严重盗扰,,但仍出土了不少重要遗物,尤其是陶册和金币。墓葬出土的类似书卷样式的陶册尚未见于其他公开发表材料,应与其墓葬性质有密切联系。阿纳斯塔修斯一世金币国内目前发现仅有数枚,经过科学考古发掘发现的更少,金币铸造时间和墓葬年代间隔时间比较短,充分说明了当时丝绸之路交通往来的频繁程度。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郑州老奶奶庙旧石器时代遗址、南阳淅川坑南史前遗址、南阳淅川龙山岗新石器时代遗址、洛阳汉魏故城北魏宫城西南角发掘、安阳滑县

    郑州老奶奶庙旧石器时代遗址、南阳淅川坑南史前遗址、南阳淅川龙山岗

    2018-12-30 07:45

  • 考古专家推测遗址处应是一个手工作坊区

    考古专家推测遗址处应是一个手工作坊区

    2018-12-30 07:06

  • 山西云冈石窟发现一北魏至辽金时期佛教寺院遗址

    山西云冈石窟发现一北魏至辽金时期佛教寺院遗址

    2018-12-30 06:59

  • 考古专家证实 山西左权井沟石窟最早为北魏所建

    考古专家证实 山西左权井沟石窟最早为北魏所建

    2018-12-29 12:47

网友点评
尚未注册畅言帐号,请到后台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