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研究

最终被流沙所吞噬、埋没

字号+ 作者:爱文玩 来源:网络整理 2018-12-15 21:42 我要评论( )

考古人员在现场对骨骼化石进行打包加固 5月中旬,宿迁市泗洪县石集乡桂台村发现一具较为完整的淮河古菱齿象(简称淮河象)骨骼化石,生活在五六万年前。6月7日上午,在中科院和相关博物馆工作人员的指导下,这具淮河象的骨骼化石开始陆续打包出土。 7日一

最终被流沙所吞噬、埋没

考古人员在现场对骨骼化石进行打包加固

5月中旬,宿迁市泗洪县石集乡桂台村发现一具较为完整的淮河古菱齿象(简称“淮河象”)骨骼化石,,生活在五六万年前。6月7日上午,在中科院和相关博物馆工作人员的指导下,这具淮河象的骨骼化石开始陆续打包出土

7日一早,在发掘现场,考古人员就开始对古菱齿象散落的骨骼进行石膏打包。为避免骨骼散落,考古人员对每一块骨骼都进行加固。连续的阴雨天气,对出土工作带来了很大困扰,目前打包出土工作正在有序开展,预计明天完工。

据中科院发掘人员陈曦介绍,目前正在加固打包的是象的胸椎、下牙、肩胛骨。预计两三天之内可以把这些骨骼都打包运回泗洪县博物馆,之后还会把这些打在石膏包中的骨骼打开,做进一步的加固和修复。

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同号文教授认为,这是一具保存相当完整的淮河古菱齿象的骨骼化石,距今约五六万年,硕大的骨骼十分震撼,从臼齿磨痕判断象龄约50岁,正值壮年。专家推测,初步判断,这是一头身高超过6米,体长有6米多的巨象,是目前发现的世界上最大的淮河象。这种象是一种喜湿喜热的动物群体,可以推测它当时的生存环境是相对湿热、森林相对比较茂盛、水系比较发达,而这头象有可能是到水边饮水、觅食时失足陷在湿泥地、沼泽地,最终被流沙所吞噬、埋没,肉体腐烂之后,在水流的扰动下,骨骼发生轻微的散乱。

陈曦告诉记者,这具古菱齿象的骨架在目前全国来说,是极为罕见保存相对完好的骨架之一,通过这具古菱齿象的骨架,可以比较深入地探讨这种大象的演化历史。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证明江苏早期的文明历程

    证明江苏早期的文明历程

    2019-01-01 19:12

  • 宿迁考古首次出土战国青铜编钟

    宿迁考古首次出土战国青铜编钟

    2018-12-30 08:59

  • 淮河流域汉代郡县遗址考古的新收获

    淮河流域汉代郡县遗址考古的新收获

    2018-12-29 10:05

  • 也有丘陵可以有效地防御外族的攻袭

    也有丘陵可以有效地防御外族的攻袭

    2018-12-29 04:37

网友点评
尚未注册畅言帐号,请到后台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