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他们的软质瓷(低温瓷)可以在较低温度下烧制

China是西方对中国的称呼,又译作瓷器。西方对中国的了解正是从瓷器开始的。中国瓷器以其高雅、亮丽又实用的特质,曾经如魔力般吸引着金发碧眼的欧洲人。发源于中国的瓷器在西方文化浸润下,在欧洲结出了绚丽之花。在中外交流史上,瓷器是继丝绸之后,中外会通的重要组成部分。

欧洲在文艺复兴时期(14世纪至17世纪),日用器还是以铁器和陶器为主,陶器也只是低温的锡釉陶。中世纪期间(约476~1453年),中国瓷器很少进入欧洲,欧洲人仅是从官方使节带回的礼品中,从十字军远征(西方基督教徒反对穆斯林国家的几次军事行动)的战场见过瓷器。

直到16世纪末期至17世纪初期,欧洲开辟了新贸易的航线,中国的瓷器才开始行销到欧洲。让中国瓷器名声大振的是克拉克瓷器(因运输中国瓷器的葡萄牙克拉克帆船而得名)。1602年和1604年,文玩,各有一艘葡萄牙克拉克帆船圣亚戈号和圣卡塔琳娜号被荷兰人俘获,船上干余件瓷器被拍卖。洁白、明亮而高贵的中国瓷器令整个欧洲为之倾倒,甚至被赋予神奇的作用,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欧洲人都认为瓷器对有毒食物有验证作用。欧洲从此掀起了瓷器热,英国和法国国王也成为了买主。中国出口瓷器作为无价之宝,频频出现在17世纪许多荷兰绘画作品中。

17世纪时,随着大量的中国瓷器被运往欧洲,进口商聚敛了大量财富,中国瓷器的进口量进一步增大,使欧洲更多的普通民众接触到中国瓷器。巨大的利润、可替代的实用性,以及瓷器承载的神奇功效,让整个欧洲纷纷开始尝试仿制中国瓷器。

18世纪,欧洲人仍然在苦苦探索着瓷器制造的秘密,诚如英国人简·迪维斯在其所著《欧洲瓷器史》一书中所言:“几乎整个十八世纪,真正的瓷器制作工序仍然是一个严守着的秘密。”尽管瓷器制作是中国最高机密,但是中国的制瓷方法还是陆续传递到欧洲。1298年马可·波罗首次向欧洲介绍了中国瓷器及制作技艺。1712年在景德镇生活了7年之久的法国传教士昂特雷科莱将景德镇制胎、施釉、烧成的技艺传递给欧洲之后,启迪了那时正在茫然中探索着的欧洲人,使他们豁然开朗。欧洲人对瓷器的热情也促使欧洲各地积极投入制瓷技术研究,17~18世纪,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等国都运用不同配方,制造出了各具特色的瓷器品种。

但是欧洲各具特色的精品瓷器最早都是从仿制中国瓷器开端。中国陶瓷最早的仿制品不是瓷器,而是一种名为“代尔夫特”的锡釉陶器。17、侣世纪制造代尔夫特陶器的厂商都广泛仿制了中国瓷器的风格与样式。荷兰闻名世界的瓷器小镇代尔夫特,欧洲称其为“蓝陶之都”,其精制的青花陶瓷被称为“代尔夫特蓝”(delft blue),这种技术在荷兰兴起并成名,却为英国和法国所广泛应用。

从18世纪至今,欧洲最受欢迎的瓷器格调就是中国的青花蓝白风格。这种风格被所有的西方陶艺制作商模仿。最著名的是“蓝色洋葱”图案和“青花柳树纹饰”图案。

“蓝色洋葱”纹样于1739年由著名的瓷器画家贺罗特根据中国青花瓷器的纹饰创作而成,也称为“球体”纹样,它虽然在很大程度上模仿中国销往欧洲的瓷器纹样,但却明显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这主要是由于画家对中国瓷器上描绘的花卉和水果一无所知,因此他们混合了各种元素,绘成了欧洲人较为熟悉的图案。所谓“洋葱”并不是指真正的洋葱,根据历史学家的观点,它极有可能是中国瓷器上装饰的桃子和石榴图案的变体。

“青花柳树纹饰”是基于亭台楼阁、柳树篱笆等元素的图案,曾广泛应用于欧洲制瓷工厂,成为必备的图案样本。据说这种风格最早是于1790年前后由乔夏·斯波德(Josiah Spode)从一种被称为“满大人”(Mandarin)的中国原始风格沿袭而来。也有一种说法认为这种风格在1770年由明顿(Minton)模仿而来。在西方,由于一些诗歌和传说的传颂,使得这种著名的瓷器风格大为流行。200多年来,蓝白青花式样的设计一直深受欧洲陶瓷制造业的青睐。

代尔夫特式陶器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瓷器,这些陶器质量低劣,这就意味着人们必须继续寻找一种更精确的制瓷配方。

欧州著名的瓷品牌

18世纪初,各欧洲大国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成功仿制了中国瓷器,各地的瓷器产品都以不同的风格及表现出色的制造商而闻名,其中最著名的包括德国迈森、法国塞夫勒、奥地利皇家维也纳、意大利卡波迪蒙蒂,以及英国韦奇伍德、德比、伍斯特、切尔西、科尔波特、波尔等。

欧洲瓷器最初的创新主要是镀金装饰、转印丝网印刷等,大型绘画作品的艺术风格与主题也融入了瓷器装饰中。在功能方面,瓷器的用途也被扩展应用于装饰与更多的实用物品中。欧洲通过创新,从最初纯粹的复制中国瓷器,发展到能够制造一系列欧式艺术装饰风格的崭新瓷器。

1 迈森瓷器

真正意义上的欧洲瓷器最早是在现今德国境内的迈森制造的。1710年德国迈森国立瓷器制造厂(Meissen)成立,成为全欧洲最早成立的陶瓷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