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是广州最大古书院群 背依喧嚣的北京路

幽幽书香,朗朗吟唱。藏身于广州北京路附近的古书院群终于迎来复修契机。记者昨日从越秀区获悉,借助中心城区“三旧”改造,位于繁华的北京路附近的清代古书院群将重新得到翻新修缮,再现清代书院风韵。

越秀区方面介绍,根据新的规划,将对中山五路以南、教育路以北约8.8万平方公里的清代古书院群,采取修旧如旧、建新如故,保持传统文化的延续性,重现旧时书院的建筑魅力和人文气息,并整体打造成集文化、商贸、休闲、旅游于一体的文化群落。

曾是广州最大古书院群

背依喧嚣的北京路,在由流水井及其邻近的大马站、小马站等三条小巷内街组成约3平方公里的区域内,曾有百家大小书院“扎堆”于此,形成了自清末以来广州最大的古书院群。

在这密集的古书院群中,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在此吟诗作对,对酒当歌,成为广州几百年历史文化教育高度沉淀发展的高地。而流传于此的“龙藏流水井,马站清水桥”更是巧妙地西湖路的5条街名:龙藏街,流水井,大、小马站,清水桥镶嵌进去,成为老广们记忆中的美丽一抹。

据了解,西湖路大小马站、流水井一带的越秀古书院群始建于清代康熙年间,极盛时云集了当时两省的总督部堂、抚院、府衙、布政司等政治中心,3个学宫,5所省级书院,1 所府级书院,两所县级书院以及大量的民间宗族书院,还有3条著名的书坊街。据《广州越秀古书院》记载:清代广州书院在数量上居全国之首,其中主要是官办书院与合族祠书院两类,又以合族祠书院居多,如庐江书院、考亭书院、冠英家塾等。越秀古书院群是全市旧城区内唯一尚存的古书院群,2000年被市政府划定为第一批历史文化保护区。

百间书院仅拆剩十余间

面对百间古书院惨遭清拆的命运,早在1999年,越秀区的市人大代表就联名提出议案要求落实保护大小马站、流水井古书院。针对人大的提议,市政府曾表示要用8年时间来完成保护。然而10年过去,提议都未曾被落实,大马站一带的书院群还遭遇大片清拆,取而代之的是开发商所建的临时停车场。现存的7家书院大多沦为民宅作他用。

据部分现场考察过的人大代表介绍,这些书院多是民办小书院,主要为族人赶考提供补习食宿之所,并无大殿大院,不同于授业祭礼的官办书院,极少够得上“市级文保单位”,这也是导致古书院群到现在这样的遭遇的原因之一。

2002年,古书院群曾经有过重生的机会,政府对大小马站书院群复建工程进行了立项。然而,由于项目投资大、拆迁难度高、产权关系复杂、多家开发商利益无法协调等原因,导致拆迁工作停滞,加上一些历史遗留问题,复建工程胎死腹中,至今未动工。

目前,,这个小小文化圈已被开发商所建的临时停车场“蚕食”得七零八落。记者走访这个稀落的古书院群发现,现存尚可看到的书院只有7间,包括流水井两侧3间(庐江书院、考亭书院、冠英家塾),小马站3间(曾家祠、周家祠濂溪书院、见大书院),起义路1间(青云书院)。

复修打造文化群落

今年两会,人大代表又一次将目光投向这个已失去昔日书香气的“文化圈”,提议将原来交由开发商代建的项目剥离出来,独立项目封闭运作,百年古书院群的命运再次受到关注。

越秀区有关方面表示,此次古书院群的复修是针对中山五路以南、教育路以北的8.8万平方公里建筑群进行。对位于其中现存的庐江书院(何家祠)、考亭书院、冠英家塾等,涉及“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范围”及“文物保护单位”,采取零散改造、历史文化保护性整治相结合的改造模式,对古书院群进行修旧如旧、建新如故。

据悉,复修后百年古书院群将被打造成集文化、商贸、休闲、旅游于一体的文化群落,保持传统文化的延续性,重现旧时书院的建筑魅力和人文气息,提升北京路步行街商圈的文化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