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代宫廷中被广泛使用

传统象牙类文物一般包括器物陈设、百宝镶嵌文房用具、佛教造像等工艺种类,是较常见的贵重材料。在宝石学概念中,狭义的象牙专指大象的长牙和牙齿,主要象牙种类有现生非洲象牙、亚洲象牙和已灭绝的猛犸象长牙(部分石化)。象牙制品因其温润的光泽、柔滑的质感深受大众喜爱,在清代宫廷中被广泛使用。清宫造办处特设牙作,招揽能工巧匠对宫廷象牙用品进行雕琢,象牙制品加工工艺更是精益求精,清朝期间出现大量精美的牙雕精品。

在清代宫廷中被广泛使用

象牙是由70%左右的无机成分和30%左右的有机成分构成。无机质主要为羟基磷酸钙和少量的碳酸钙、氟化钙,有机质则主要包括充填于无机成分之中的各种氨基酸。现生象牙一般呈弧形角状,整牙长度一般为1.5米至2米,分为罐口、中段和牙尖3个部位,象牙的横截面上可以清楚地观察到象牙的致密同心圆层、粗莱兹纹层、细莱兹纹层、致密空腔层4层结构。现代象牙生长时间短,一般长60至70厘米。在象牙牙本质中存在的由直径约为0.8至2.2微米的微管所组成的特有的三维空间结构(施氏结构),在象牙的横截面上呈现出特征的“Retzius”(莱兹纹)纹理,具体表现为两组呈十字交叉状的施氏线以特定角度(施氏角)相交组成菱形图案、纵截面上呈现近于平行的波纹线。所以归结象牙特征如下:新鲜时颜色多为白色至淡黄色等,具有典型的油脂感——呈现蜡状光泽,多呈微透明至半透明,在长短波紫外线下发弱至强的蓝白色至紫蓝色荧光。象牙硬度低(莫氏硬度2-3)、无解理,适于雕刻。密度通常在1.85g/cm3,韧性很好,,但是遇热容易收缩开裂。象牙短时间浸泡于酸(硝酸、磷酸等)中可以被软化,长时间酸液浸泡可能造成无机成分分解、有机成分变质而整体被分解。

在清代宫廷中被广泛使用

象牙的特殊化学成分和物理结构共同决定了象牙材料性质,使传世象牙文物的保存受到外界温湿度、光照辐射和空气污染的影响。象牙化学成分中含有羟基和蛋白质,高温环境会促使象牙失水。象牙制品对湿度的变化尤其敏感,因为其不仅自身含有一定量的水分,而且还具有吸水性,浸泡在水中或者环境湿度大于60%时,象牙薄片可变成半透明乳黄色,柔软且富有弹性;当环境湿度下降至低于40%以后,象牙薄片会自动失水变硬,颜色变成不透明的乳白色,此时韧性降低、脆性变大,容易干裂。所以温湿度的大幅度变化会引起象牙发胀和收缩使得象牙器变形甚至开裂。象牙中有机质对光照辐射非常敏感,除自然光中的紫外线以外,红外和可见光对其也有一定程度的破坏,具体表现为象牙变黄,光辐照强度过大也会导致象牙失水而干裂。象牙因含有机质,在潮湿及赋存霉菌的环境中很容易形成霉斑,影响表面色泽。所以,象牙材料组成结构的特殊性,使其既不同于玉器、金银器那样质地紧密、经久耐用,也不同于紫檀木等硬木材料那样有较好的耐水性,精细的象牙制品对环境的要求比较高,在搬运和存放过程中都需小心谨慎,属于不易保存的贵重材料。在此列举几类较常见的伤损情况,以及应对这些伤损情况的方法,并对象牙类制品的保存提出几点建议。

在清代宫廷中被广泛使用

象牙类制品经常出现的伤损情况有:

尘垢:表面尘土堆积,灰尘与空气中的细菌结合形成污垢附着表面。除去表面尘垢要用细纤维棉布进行擦拭,必要时用毛刷蘸取稀释的清洁剂进行清洁,注意毛刷上水分不要过多,清洁后立刻用干布擦除表面水分。

开裂:由于温湿度变化或外力的作用,导致象牙沿纵向纹理开裂的现象。面对这种情况要根据开裂程度采取保护或修复手段,原则是最少干预。开裂缝隙在不同湿度下会出现扩大或缩小的变化,若增加环境湿度会使裂隙变小则可不进行处理

断裂、主要由于局部细节的雕琢过于精细,在受到自身的变形或外力作用时造成纵向及横向纹理的断裂,可视具体情况进行粘接加固。象牙粘接剂有环氧树脂、快速粘接剂、动物骨胶、鱼胶等,要视情况而定。

在清代宫廷中被广泛使用

变形:由于温湿度的变化,内部结构受湿度膨胀系数不同导致的形体变形。此种情况最应该注意的是保存环境的稳定,湿度不要短时间内过高或过低,把象牙存放在一个基本恒定不变的环境是保持其最佳状态的有效措施。

缺损:主要出现在百宝镶嵌类的文物中,胶粘剂老化或固定部件断裂造成象牙嵌件缺失,也有过于精细的象牙制品因磨损缺火,或使用不当造成损坏。若进行修复,要根据工艺、色泽、老化程度、整体风格等,制定可行方案。

变色:象牙表面的变色有两种情况,变黄或变白。变黄主要是表面氧化或油污浸渍的结果,这是象牙普遍会发生的情况。紫外线的长期照射、表面失水、风化等因素会使表面干裂、变得灰白、失去油润光泽。避免紫外光照射和油污的接触,存放环境保持洁净可以减少象牙变色。

在清代宫廷中被广泛使用

褪色:染牙工艺上局部颜色磨损、褪色。由于过去染牙工艺所使用的染料成分、颜色渗透程度及稳定性均不同,在光照、氧化过程中出现褪色、变色现象。

表面磨损导致的褪色可以用透明水色、植物染料等进行局部染色处理,但是变色就不易修复,只能采取控制环境的办法减缓褪色速度。

因此,象牙的保存环境比较重要,条件较为严格。温度应该控制在15至25℃之间,相对湿度在55%至65%,温差控制在2至5℃,相对湿度变化不大于5%。一般收藏者可将象牙制品存放在避免阳光直射的干净室内环境中,储存柜中放入盛水器保持相对湿度,对于北方收藏者,冬季一定要注意避开暖气环境,同时,可以使用塑料薄膜包裹象牙器阻隔其水分流失,避免干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