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互联网经济研究室主任李勇坚看来

财报显示,2018年第四季度净收入为134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2.4%,连续5个季度单季收入破千亿元人民币;2018年全年净收入为462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7.5%;2018年全年净服务收入为459亿元,同比增长50.5%。

连续12个季度实现盈利,京东终于为此前起起伏伏的一年交出了还算不错的成绩单,超出预期的财报数据给了市场和投资人一颗“定心丸”。受财报影响,京东股价连续两天涨幅达10.63%。

三四线 京东的下一个主力战场?

后来者凶猛,电商行业永远不存在稳定的市场格局,竞争随时在打响。随着近期股价大涨,市值稳步回升,京东这艘巨轮似乎终于可以平稳得“喘一口气”。

作为零售业务为核心的企业,外界最关注无外乎用户以及成交。财报显示,京东集团2018年全年的GMV接近1.7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0%。京东过去12个月的活跃用户数为3.053亿,相比上个季度成功止跌且略有增长。

1.7万亿和略有增长的3.053亿活跃用户代表了什么?活跃用户是衡量零售平台增长潜力最重要的参考指标,实事求是的看京东在这一数据的增长幅度同行业第一梯队平台相比不算最亮眼,但却在GMV和利润率上取得了很好的成绩,这说明了用户ARPU值在提升,用户在京东平台的粘性越来越强了。

有质量的用户增长,用户活跃度提升,复购、忠诚度提升,为企业利润提供了较大的增长空间。据悉,PLUS有超1000万的在籍会员,会 员中有89%是本科及以上的高学历人士,购买力不言而喻。

但另一方面,京东活跃用户增长幅度趋缓也是现实问题。

面对拼多多等社交电商新模式的崛起,京东在一二线城市、强购买力人群中的布局占位是固有优势,但也需寻求新的增长点。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曹磊此前表示,未来几年,电商平台对于三四线以下城市人群的争夺将变得更加激烈,这一群体对于价格较为敏感并且数量非常庞大,包括家庭主妇、工薪阶层、白领阶层、学生等。

昨日的财报电话会议上,简短发言的京东集团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刘强东谈到2019年战略时第一条便表示,“2019年将重点关注三四线城市,这些城市当中增长趋势非常明显,未来也会提供更多产品吸引各个城市用户。”

求变、转型,寻求有质量的增长,是京东2018年以来始终向外界透露出的信号。

财报显示,京东商城在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下(Non-GAAP)经营利润率达到1.6%,较2015年、2016年和2017年同期的0.1%、0.9%和1.4%,呈现出显著的增长趋势。除了以往强势的3C领域之外,非电品类在2018年的收入增速也达到了42%。

否极泰来 依托技术转型迎战互联网下半场

营收跟净利润增长背后,增速的下滑暗示了一定的疲软,但其中重要原因为去年整体经济放缓,消费市场发展增速降低的大环境影响。聚焦转型变革、开放输出的背后既是企业自信,但也存在着一定的焦虑,2018年消费趋势的不断变化需要京东创新业态来布局更长远的发展。

身处共同体其中,京东也面临着考验。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互联网经济研究室主任李勇坚看来,劳动力成本上升后的盈利压力、3C产品增长进入瓶颈、经营利润率虽达历史最好水平但客观来看并不高,如何提升警用利润率,是其未来发展过程中的重大挑战

“寒冬”之中更易反思和布局,技术投入短期内可能难以创造营收奇迹,但确为企业走入互联网下半场的核心竞争力,而“降本增效”也成了京东未来发展的关键词。

2018年京东在技术研发方面的投入为121亿元,同比增长82.6%,翻倍的技术研发投入能够优化京东的成本效率,以短期利益铺垫长久发展之路,技术驱动显然已成为京东布局未来的核心举措。

自2017年将“全面技术转型”确立为京东集团未来十二年的战略方向后,刘强东曾表示,“过去十年是第一条曲线,现在进入第二条曲线,主要是新品类的成长。大概两三年之后,我们会进入第三条增长曲线,主要是以技术拉动和供应链服务作为核心的增长推动点。”京东正在为走入第三条曲线做准备且成效初显。

技术和效率的提升收益在财报数据中也有体现,京东集团2018年物流及其他服务收入更同比大幅增长了142%,由此带动了2018年全年净服务收入的同比增长50.5%,占整体净收入的比例接近10%,收入结构更加趋于均衡。

这意味着,精细化运营进一步优化了供应链中的各个环节,分节点让每一阶段的成本消耗都有所降低。包括物流收入在内的净服务收入的快速增长,表明京东无界零售的布局已经从孵化期走向了发展期。

随着“零售基础设施服务商”的战略确立,京东全面开启从“科技零售”到“零售科技”的转型。这意味者未来京东也将通过转型,把创新技术、模式与方案全面对外开放,赋能零售行业。

2019优化和吸纳并存

2018年谁都过得不容易。刚刚交出答卷的京东也在互联网裁员潮中做了两件事:末位淘汰10%的高管,放权业务板块,积极推动“小集团大业务”转型;扩招1.5万名员工,其中1万人将去京东物流,推动集团从“卖商品”转向“卖服务”。

虽然末位淘汰并非裁员,只是采取岗位调整、内部创业等方式进行人员优化,但一进一出,为何如此?官方给出的理由是推动“小集团,大业务”的转型,旨在盘活资源、充分发挥组织活力,为多元业务的发展保驾护航,以实现有质量的增长。

具体解释来看,事实上末位淘汰高管实则也是改革转型的一部分,即优化和减少集团层面的管理职能,进一步将权力下放给业务部门,通过放权刺激组织、业务活力。如此一来,业务端也会产生更多需求、人才的需求和管理的需求,扩招1.5万名员工将作为新鲜血液补充进来,为京东的“基础服务”输出助力,同时带动了当下的社会就业问题,也代表着京东对中国消费市场未来的看好。

可以看到的一个方向是,当下的京东通过2018年以来的转型战略稳中求进,在提升经营效率、技术能力、用户体验的同时,持续对外输出,拉动全行业效率的提升发展,释放消费潜力,同时也反哺了自身成长。